落然
拼音luò rán
注音ㄌㄨㄛˋ ㄖ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凄凉;冷落。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先生平居以文章自怡,虽幽忧疾病中,落然无旬日生计,未尝暂輟。” 明 高启 《墨翁传》:“所製墨有定直,酬弗当輒弗予,故他肆之屨恒满,而其门落然。”
(2).荒废貌。《旧五代史·梁书·李思安传》:“及 太祖 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復壁垒荒圮,帑廩空竭, 太祖 怒,贬 柳州 司户。”
(3).清静,寂静。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自是闭门,落然不闻人声。” 明 高启 《静者居记》:“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
(4).淡漠;不关心。 明 归有光 《上瞿侍郎书》:“ 有光 年往岁徂,仕进之心落然,然犹不敢自废罢。” 清 黄宗羲 《紫环姜公墓志铭》:“公患难之餘,落然世事,壮怀远识,一寄之于诗酒。”
(5).坦荡貌。 唐 罗隐 《谗书·序陆生东游》:“一年,遇生於 靖安里 中,相其吐气出词,落然有正人风骨。”
(6).显明貌。 清 吴敏树 《<李公盖诗>序》:“ 公盖 之诗,五言以古风书本事,尤落然自见其为人。”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平静、安然无恙。
详细解释
- 落然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落意为平静、安然,然意为自然、无恙。合在一起表示心情平静、安然无恙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心境平静,没有烦恼和忧虑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平稳、安定。
故事起源
- 《淮南子·因地说》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了一个叫落然的人。据说落然是一个心境平静、无忧无虑的人,他不为外界的世俗所动,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形容心情平静、安然无恙的状态。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落然的心态。2.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让生活重新回归落然的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落然”联想为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心情平静、无忧无虑,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平静、安然相关的成语,如“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在公园里玩得很开心,心情落然。2. 小学生:考试之前,我会冷静下来,保持落然的心态。3.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要保持落然的心境,勇往直前。4. 高中生:即使遇到挫折,也要保持落然的心态,不被困难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