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呆气在词典中的解释
dāi

呆气

拼音dāi qì

注音ㄉㄞ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呆气 dāiqì
    [silly;stupid] 没灵气;傻气;呆板迟钝的样子

详细解释

  • 犹傻劲儿。形容执著、不灵活。《红楼梦》第八一回:“ 王夫人 听了,又好笑,又好恼,説道:‘你又发了呆气了!’”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三:“ 冰如 这个人是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有点儿读书人的呆气,不通世务是有的。” 曹禺 《雷雨》第二幕:“他觉得女人们都有些呆气。”
    獃氣:1.犹傻气。愚蠢、糊涂的样子。 明 沉璟 《埋剑记·狂奔》:“老爷你不要这等獃气,前日他的 彭山 县丞肯让与你么?”《红楼梦》第三五回:“怪道有人説他家 寳玉 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獃气。”《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他二位老人家罢了,你们两个枉有这等个聪明样子,怎么也恁般獃气。你们道我真箇要去么?”
    (2).老实,不伶俐。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储通论》:“故用领兵之人,寧过於诚实,北方所谓老实,南方所谓獃气是也。彼伶俐之徒,平日只顾身家……必不用命前列。”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呆板、不灵活、不机智。

详细解释

  • 呆气是由“呆”和“气”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呆指人的思维迟钝,不灵活;气指人的神态举止呆滞,不机智。呆气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呆板,缺乏灵活性和机智度。

使用场景

  • 呆气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或言谈呆板、不灵活、不机智的情况。通常用于贬义,表示对某人思维迟钝、反应迟缓或缺乏智慧的批评。

故事起源

  • 呆气这个成语的来源尚无明确的故事起源。它是从口语中逐渐形成的,用来形容人的呆板、不灵活的表现。

成语结构

  • 呆气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成语,表示人的举止或言谈呆板、不灵活、不机智。

例句

  • 1. 他的回答总是那么呆气,让人觉得他思维缓慢。2. 她的举止太呆气了,完全不会应对突发状况。3. 这个人说话的方式总是呆气,缺乏幽默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呆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举止呆板,不灵活,不机智,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呆气相关的成语,如“呆若木鸡”、“呆头呆脑”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呆气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表演真呆气,一点都不好笑。2. 初中生:我觉得这个人太呆气了,完全不懂得和别人交流。3. 高中生:他的回答总是那么呆气,让人觉得他没有思考能力。

拆字解意

呆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