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拜台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itái

拜台

拼音bài tái

注音ㄅㄞˋ ㄊ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 吴组缃 《山洪》二一:“ 东老爹 把两只茶桶搁在土地庙的拜台上。” 沙汀 《烦恼》:“ 刘久发 叹息着,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
    (2).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新华日报》1940.4.2:“从闹场起直到拜台止,是足有七八个小时的光景。”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对名人或权贵的奉承和追捧。

详细解释

  • 拜台源于古代官府和寺庙等场所设立的供奉神明的台,人们前去祭拜以表示敬意。后来,这个词引申为对名人或权贵的奉承和追捧,表示人们对其崇拜和追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对权势者的巴结和追捧,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对名人的崇拜和追随。

故事起源

  • 拜台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七年》中,原意是指向神明祭拜的台,后来引申为对权势者的追捧。后来,这个词成为了描述人们对名人或权贵的奉承和追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

例句

  • 1. 他总是拜台奉承,以图得到领导的赏识。2. 这些粉丝对明星简直是拜台到了极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拜台”联想成人们在舞台上向名人或权贵敬礼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权贵和名人相关的成语,如“拍马屁”、“趋炎附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拜台奉承老师,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表扬。2. 初中生:有些同学为了追求受欢迎,不惜拜台巴结同学会干部。3. 高中生:他们拜台追捧那位明星,简直是疯狂到了极点。

拆字解意

拜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