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篓子
拼音tàn lǒu zǐ
注音ㄊㄢˋ ㄌㄡˇ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犹高帽子。指奉承人家的话。《红楼梦》第六一回:“他又搁不住人两句好话,给他个炭篓子带上,什么事他不应承。”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嘴巴或嘴脸难看,形容说话或表情粗鲁、丑陋。
详细解释
- 炭篓子是由“炭”和“篓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炭是指烧煤或木材后得到的黑色固体物质,而篓子则是一种用来装东西的容器。炭篓子形容一个人的嘴巴或嘴脸难看,粗鲁丑陋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说话不客气或表情不友善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粗鲁、不礼貌或不友善。可以用在描述某人的嘴脸、表情或态度不好的情况下,以表达对其不满或批评。
故事起源
- 关于炭篓子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民间的比喻。炭是黑色的,篓子则是一种容器,把黑色的炭放在篓子里就好像是一个人的嘴脸难看,形容其丑陋不堪。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嘴巴像个炭篓子,说话总是刻薄无礼。2. 她的表情像个炭篓子,一点笑容都没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炭篓子”形象化为一个黑色的炭篓子,用来装载一个人的嘴脸或表情。想象一个丑陋的嘴脸被装在篓子里,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形容嘴脸或表情的成语,比如“面如土色”、“嘴硬心软”等,来扩展对于人的外貌和行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嘴巴像个炭篓子,总是说一些不友善的话。初中生:她的表情像个炭篓子,看起来很凶恶。高中生:他的嘴脸就像个炭篓子,一点笑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