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罪己诏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ìzhào

罪己诏

拼音zuì jǐ zhào

注音ㄗㄨㄟˋ ㄐㄧˇ ㄓ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帝王引咎自责的诏书。 唐 白居易 《贺雨》诗:“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詔,殷勤告万邦。”《新唐书·李抱真传》:“天子下罪己詔,并赦羣盗。”

基本含义

  • 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自我批评,自我反省

详细解释

  • 罪己诏是一个古代官员自我检讨的方式。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当官员犯了错误或犯罪时,他们会自己写下自我检讨的文书,称为“罪己诏”。这种自我检讨的方式体现了官员的自律和责任感。现在,“罪己诏”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犯错或犯罪后,主动承认错误并自我检讨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在现代社会中,“罪己诏”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犯错误或做错事后,主动承认错误并进行自我反省的行为。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或生活中犯错后,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的态度。此外,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道德或伦理方面犯错后,能够自觉地检讨自己的行为并作出改变。

故事起源

  • 罪己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古代,官员犯了错误或犯罪后,需要写下自我检讨的文书,称为“罪己诏”。通过自我批评和反省,官员可以体现自己的自律和责任感,并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成语结构

  • 罪己诏这个成语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罪”、“己”和“诏”。其中,“罪”表示错误或过错,“己”表示自己,“诏”表示文书。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形象地表达了自我检讨的意义。

例句

  • 1. 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写下了一篇罪己诏。2. 在面对自己的过错时,她勇于承认错误并进行罪己诏。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罪己诏”这个成语,你可以将其拆分为“罪己”和“诏”两个部分记忆。其中,“罪己”表示自己的错误,“诏”表示文书。你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写下一份自我检讨的文书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了解官员在古代是如何进行自我检讨的。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相关的成语,例如“反思自省”、“自励自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做错了作业,他写了一篇罪己诏来检讨自己。2. 初中生:我意识到我在考试中作弊了,我决定写一篇罪己诏来承认错误。3. 高中生:当我意识到我对朋友撒了谎,我决定写一篇罪己诏来向他道歉和反省自己的行为。4. 大学生:在面对自己的过失时,他写下了一篇罪己诏,表达了他对错误的认识和反省。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罪己诏”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罪己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