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翟
拼音jiàn zhái
注音ㄐㄧㄢˋ ㄓ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登皇后之位。语本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践元后於翬翟。”翚翟,皇后礼服上绘饰的雉类图形。 清 王有先 《吴下谚联·死人臭一里活人臭千里》:“其所谓更衣秽乱,杀姊屠兄,聚麀践翟等因,备叙檄文。”
基本含义
- 践踏翟羽,比喻蔑视、不重视。
详细解释
- 践翟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君子曰:‘翟,鸟也,不可践也。’”翟羽是指鸟的羽毛,践翟则是指踩踏鸟的羽毛。成语践翟比喻蔑视、不重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不加重视或不尊重。
使用场景
- 践翟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不加重视或不尊重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看轻他人或对待重要事情不认真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的故事讲述了鲁国的昭公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对来使所带的翟羽不加重视,只顾自己玩乐。昭公的大臣子产看不过去,就对昭公说:“君子曰:‘翟,鸟也,不可践也。’”意思是说,翟羽是鸟的羽毛,是不可以踩踏的。通过这个故事,形成了成语践翟,用以批评那些不重视他人或重要事情的人。
成语结构
- 践翟是一个动宾短语,由践和翟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意见总是践翟不顾,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2. 领导对员工的建议没有重视,简直是践翟之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践翟”与踩踏鸟的羽毛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不重视或蔑视的意思。可以想象自己踩在一片鸟羽之上,感受到不尊重他人的情绪,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践翟相关的成语,如“践约”、“蔑视”等,可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践翟我们的建议,不听我们的意见。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问题置之不理,简直是践翟之态。3. 高中生:他对别人的努力毫不在意,完全是践翟之人。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践翟他人的付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