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粥
拼音méi zhōu
注音ㄇㄟˊ ㄓㄡ
繁体
基本解释
用梅花瓣与白米、雪水煮成的粥。 宋 林洪 《山家清供·梅粥》:“扫落梅英拣浄洗之,用雪水同上白米煮粥,候熟,入英同煮。 杨诚斋 诗曰:‘纔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蕋收将熬粥喫,落英仍好当香烧。’”
基本含义
- 指贫困潦倒的生活状况。
详细解释
- 梅粥是由“梅”和“粥”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梅是一种寒梅,因其在寒冷的冬季依然能开出花朵,象征坚强、不屈的精神。而粥是一种简单、朴素的食物,常常是贫困人家的主食。梅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困、生活艰苦的情况。
使用场景
- 梅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贫困、困苦的生活状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拮据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梅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宋代文人陆游曾在一次游历中遇到了一位生活贫困的老人。这位老人告诉陆游,他每天只能吃梅粥度日,但他并不感到悲伤和失望,反而用梅粥的坚韧和不屈精神来鼓励自己。陆游深受启发,将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首诗,流传至今,成为了梅粥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梅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 1. 他们一家生活很困难,每天只能吃梅粥。2. 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依然保持着梅粥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梅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寒冷的冬天,只有寒梅依然坚强地开出花朵,而人们只能吃着简单的粥来度日的情景。
延伸学习
- 除了梅粥,还有许多与贫困、困苦相关的成语,如“饥寒交迫”、“衣不蔽体”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只能吃梅粥。2. 初中生:他们家生活很困难,每天都只能吃梅粥。3. 高中生: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们依然保持着梅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