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卷轴在词典中的解释
juànzhóu

卷轴

拼音juàn zhóu

注音ㄐㄨㄢˋ ㄓ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指裱好带轴的书画等。

详细解释

  • ◎ 卷轴 juànzhóu
    [scroll] 古代图书都以贯轴舒卷。所以卷轴成为书籍、著作或裱好装轴的书画的泛称
    素虫覃灰丝时蒙卷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指裱好有轴可卷舒的书籍或字画等。后世书籍装订成册,乃专指有轴的字画。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陆绥》:“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寳也。”《南齐书·陆澄传》:“僕年少来无事,唯以读书为业……令君少便鞅掌王务,虽復一览便諳,然见卷轴未必多僕。” 叶德辉 《书林清话·书之称卷》:“《旧唐书·经籍志》:‘ 集贤院 御书,经库皆鈿白牙轴,朱带,白牙籤。’盖 隋 唐 间简册已亡,存者止卷轴,故一书又谓之几轴。 韩愈 诗:‘ 鄴侯 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籤,新若手未触。’三万轴即三万卷也。” 徐迟 《真迹》:“他拿出一个绸包回到榻上,把它在小几上打开。里面显出一个卷轴。他的手指把卷轴上的小纸条给我指出,上面写着五个字 苏东坡 真迹。”

基本含义

  • 指卷曲的纸张,形容文章、书籍等内容丰富、精彩。

详细解释

  • 卷轴是古代书写材料的一种,由纸张或绢帛制成,通常呈卷曲状。成语“卷轴”比喻文章、书籍等内容丰富、精彩,也可以形容人的学问渊博、才华出众。

使用场景

  • 在正式场合或学术讨论中,可以使用成语“卷轴”来夸奖文章的内容丰富、精彩,或者称赞某个人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故事起源

  • 成语“卷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在古代,人们使用卷轴来书写文章、记录历史等。卷轴不仅是一种书写材料,也是一种文化象征。因此,人们用卷轴来比喻文章等内容丰富、精彩的形象,形成了成语“卷轴”。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卷轴”,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他的文章像一卷卷轴,内容丰富、精彩纷呈。2. 这本书是一卷卷轴,记录了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卷轴”与卷曲的纸张形状联系起来,想象一本书或文章像一卷卷曲的纸张一样,内容丰富、精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卷轴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了解卷轴的历史、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觉得故事就像一卷卷轴,很有趣。2. 小学生:我喜欢读书,每次看到一本新书,就像打开一卷卷轴,世界都展现在我的眼前。3. 初中生:老师评价我的作文说像一卷卷轴,内容丰富、条理清晰。4.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错综复杂,就像一卷卷轴展开,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