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火
拼音lí huǒ
注音ㄌㄧˊ ㄏ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基本含义
- 指小火,比喻微小的力量。
详细解释
- 藜火的字面意思是指藜草的火焰,藜草是一种生长在麦田中的杂草。由于藜草火焰微小,因此成语“藜火”也常用来形容微弱的力量或不起眼的人物。它表示即使力量微小,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势单力薄的人或力量微弱的事物,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努力,不怕力量微弱的挑战。
故事起源
- 成语“藜火”最早出现在《史记·韩非子列传》中。相传战国时期,韩非子曾经在韩国为政,由于他是个智慧过人但相貌平庸的人,很多人不看好他。然而韩非子却凭借自己微小的力量和智慧,成功地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人们就用“藜火”来形容这种微小但有力的力量。
成语结构
- 藜火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藜”和“火”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力量微弱,但他的贡献就像藜火一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 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但他的藜火之力在公司中传播开来,影响了很多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藜火”联想为微小的火焰,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小小的藜草火焰,虽然微小但仍然能够燃烧,代表微小的力量也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藜火”相关的成语,如“藜藿之心”,意为心怀同样的愿望或目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年纪小,但他的藜火之力在班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 初中生:他虽然在球队中不是明星球员,但他的藜火精神激励着队友们努力训练。3. 高中生:尽管她是个普通学生,但她的藜火之力让她在学术竞赛中脱颖而出。4. 大学生:即使面对困难,我们也要保持藜火之心,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