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壮理直
拼音qì zhuàng lǐ zhí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qì zhuàng lǐ zhí ㄑㄧˋ ㄓㄨㄤˋ ㄌㄧˇ ㄓㄧˊ
气壮理直(氣壯理直)
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义侠 《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 法 人无端废约于先,吾 滇 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復狡焉思逞。”
基本含义
- 形容气势雄壮,理由充分,态度坚定。
详细解释
- 指人的气势雄壮,言辞理由充分,态度坚定,自信满满。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辩论或辩驳时,表现出强烈的气势和坚定的立场,使人信服。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大夫管仲在卫国做宾客,卫国的公子婴因为管仲是鲁国的人,不愿意接受他的礼遇。管仲就对公子婴说:“我虽是鲁国人,但是我来这里是为了公正和正义,我有理由在这里。”管仲的气势和言辞让公子婴非常佩服,从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个故事形成了“气壮理直”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气壮”,表示气势雄壮;第二个部分是“理直”,表示理由充分。
例句
- 1. 他在辩论中气壮理直地驳斥了对方的错误观点。2. 我们要有气壮理直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胸膛挺得笔直,气势雄壮,同时他面对别人的质疑,理由充分,态度坚定。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气吞山河”、“气宇轩昂”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站在讲台上,气壮理直地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面对同学的质疑,他气壮理直地解释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上,他气壮理直地反驳对方的观点,赢得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