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慵
拼音guāi yōng
注音ㄍㄨㄞ 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疲惫懒散。 唐 白居易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老子苦乖慵,希君数牵率。” 宋 梅尧臣 《日蚀》诗:“老鸦居处已自稳,三足鼎峙何乖慵。”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慵懒、不活泼。
详细解释
- 乖慵是由两个词语组成,乖指的是人不活泼、不灵活,慵指的是人懒散、不勤奋。两个词语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懒散、不活泼的状态。
使用场景
- 乖慵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懒散、不活泼的状态。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平时没有精神,不愿意动脑筋,不愿意积极参与活动的状态。
故事起源
- 乖慵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以幽默、夸张的方式表达了人们的懒散和不活泼。这个成语经过演变,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语。
成语结构
- 乖慵是一个形容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戏,真是乖慵不堪。2. 她平时不爱动脑筋,总是乖慵慵散散的样子。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乖慵的发音,将其与一个懒散、不活泼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乖巧、懒散等,了解更多形容人的状态的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课总是乖慵懒散,不认真听讲。2. 初中生:她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可能是因为太乖慵了。3. 高中生:他虽然聪明,但是总是乖慵不振,缺乏上进心。4. 大学生:大学生活应该充满活力和激情,不应该乖慵散漫。5. 成年人:工作中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不要变得乖慵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