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俗漓在词典中的解释

俗漓

拼音sú lí

注音ㄙㄨˊ ㄌ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风俗浇薄。 明 宋濂 《贞节堂记》:“奈何世降俗漓,号为士大夫……或遇君父有难,作狐鼠窜去,往往而是。”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浅陋,没有深度。

详细解释

  • 俗漓这个成语由“俗”和“漓”两个字组成。其中,“俗”意为平凡、庸俗,指缺乏高尚品味和深度;“漓”意为水流、水滴,引申为言辞。因此,“俗漓”形容言辞浅陋,没有深度。

使用场景

  • 俗漓一词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表达浅薄、缺乏思考的言辞。在写作、演讲、辩论等场合中,可以使用俗漓来形容某人的言辞不够深入、不够有思想。

故事起源

  • 关于俗漓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观点俗漓,缺乏独特的见解。2. 这篇文章的内容俗漓,毫无创新之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俗漓”拆分为“俗”和“漓”,并联想到平凡庸俗的言辞像水流一样缺乏深度。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名人演讲、经典文学作品等来提高自己的言辞水平,避免使用俗漓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俗漓,没有新意。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内容俗漓,缺乏独特的见解。3. 高中生:他的论述过于俗漓,没有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拆字解意

俗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