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敢谏鼓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njiàn

敢谏鼓

拼音gǎn jiàn gǔ

注音ㄍㄢˇ ㄐㄧㄢˋ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登闻鼓。进谏者所击之鼓。 宋 范仲淹 《帝王好尚论》:“ 尧 设敢諫鼓,建进善旌。”参见“ 登闻鼓 ”。

基本含义

  • 指敢于直言劝谏的人。

详细解释

  • 敢谏鼓源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谏以鼓吹。”这里的“主父偃”是指主父偃,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大臣。当时,赵国的国君对主父偃的谏言不予采纳,主父偃感到非常无奈。于是,他决定用鼓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故事就是敢谏鼓成语的起源。

使用场景

  • 敢谏鼓用来形容那些敢于直言劝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问题或错误,但是很少有人敢于直接指出或劝谏。敢谏鼓成语鼓励人们勇于说出真实的想法和意见,帮助改正错误或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敢谏鼓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赵国,主父偃是这个成语的原型。

成语结构

  • 敢谏鼓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敢”、“谏”和“鼓”。

例句

  • 1. 他是一个敢谏鼓的人,总是敢于向上级提出自己的建议。2. 在公司中,我们需要敢谏鼓的员工,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敢谏鼓”的拼音“gǎn jiàn gǔ”与“敢于直言劝谏”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敢谏鼓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敢为人先”、“劝百讽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敢谏鼓的同学,因为他们总是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老师鼓励我们成为敢谏鼓的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3. 高中生:在班级中,我们需要有敢谏鼓的同学,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和改进。

拆字解意

敢谏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