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眺
拼音yán tiào
注音ㄧㄢˊ ㄊ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引颈远望。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高斋復晴景,延眺属清秋。”《新唐书·韦弘机传》:“天子乃登 洛 北絶岸,延眺良久,叹其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入一纳轩,延眺久之。”
基本含义
- 指远眺或长时间观察某个景物或场景。
详细解释
- 延眺是由“延”和“眺”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延指延长、拖延,眺指远眺、远望。合在一起,延眺表示长时间观察或远望某个景物或场景。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长时间观察某个景物、思考某个问题或者远望远方的景色。它可以用于描写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故事起源
- 延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文学家郑思肖的《元曲选·杂剧》中。故事中,有一位官员因为政务繁忙,无法外出游览名胜,于是他在府内的高楼上远眺远方的山水,以满足自己的旅游愿望。后来,人们就用“延眺”来形容长时间观察景物或者远望远方。
成语结构
- 延眺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的“延”是动词,表示延长、拖延;“眺”是动词,表示远眺、远望。
例句
- 1. 我坐在海边的沙滩上,延眺着无垠的大海,心情宁静而愉悦。2. 他站在山顶上,延眺着远方的风景,仿佛能看到未来的希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楼上,延长自己的视线,远眺远方的美景,这样就能够记住“延眺”表示长时间观察或者远望某个景物或场景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延伸学习可以通过了解其他与观察、眺望相关的成语来扩展知识。例如,“远眺”、“远望”、“观察入微”等成语都与延眺有一定的关联。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站在山顶上,延眺着整个城市的美景。2. 初中生:我坐在教室的窗边,延眺着远方的校园,心情愉悦。3. 高中生:我在海边的沙滩上,延眺着无垠的大海,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4. 大学生:我坐在图书馆的窗边,延眺着远方的未来,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