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刃
拼音lòu rèn
注音ㄌㄡˋ ㄖ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从刀下漏过。谓应受到诛杀而幸免。《北史·彭乐传》:“西军退, 神武 使 乐 追之。 周文 大窘而走……获 周文 金带一束以归。言 周文 漏刃破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 邵 今居忧,闻至墓次相地,白昼为人所刺,幸漏刃而逸,未知信否。”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江 浙 之间,沿海骚动。然其怯者漏刃破胆,忠者免胄归元,而於国事终无济也。”
基本含义
- 指刀刃磨损、破损,无法使用。
详细解释
- 漏刃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刀刃磨损、破损,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在比喻性的意义上,漏刃可以指人的才能、技艺等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发挥作用。
使用场景
- 漏刃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技艺等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能力被限制、受到阻碍或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漏刃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原文是“有漏其刃,亦有伤心。”意为刀刃磨损,心也受到伤害。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引申为形容人的才能无法发挥的情况。
成语结构
- 漏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漏”表示磨损、破损,“刃”表示刀刃。
例句
- 1. 他原本是个天才,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漏刃之人。2. 这把刀已经用了很久了,刃已经漏得很厉害了,需要重新磨刀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漏刃”这个成语与刀具的使用联系起来。刀刃磨损、破损后无法使用,类似于人的才能无法发挥。可以想象一个磨损的刀刃无法切割物体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漏刃”相关的成语,如“刀刃之交”、“刀锯不辨”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铅笔刀刃已经漏了,无法削铅笔了。2. 初中生:他本来是个很有才华的学生,可惜成了一个漏刃之人。3. 高中生:这把刀已经用了很久了,刃已经漏得很厉害了,需要重新磨刀了。4. 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如果你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就会成为一个漏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