柢藴
拼音dǐ yùn
注音ㄉㄧˇ ㄧ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底蕴,详情。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内篇六》:“圣人之言,亦有专指文辞而言,即稍知学问之人,亦有推见其柢藴者,不可以论文为文士之语而薄之也。”
基本含义
- 形容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详细解释
- 柢藴意为柢木和藴藏的合称,原意为蕴藉才华。成语用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才能。
使用场景
- 柢藴常用于赞美、夸奖有学问、有才华的人,可以用于描述老师、学者、艺术家等。
故事起源
- 柢藴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汉语字典中。柢木是古人用来制作器物的一种重要材料,而藴藏则表示隐藏、保存。将柢木和蕴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柢藴这个成语,用以形容人的才华和学识。
成语结构
- 柢藴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是我们学校的柢藴,每次上课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2. 她的音乐才华非常出众,被誉为柢藴之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住柢木是制作器物的材料,而藴藏表示隐藏、保存的意思,来帮助记忆柢藴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柢藴相关的成语,如柢木之材、柢材之器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柢藴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数学老师是柢藴,每次上课都能讲得很有趣。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柢藴,不仅学习好,还会弹钢琴。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柢藴之才,他的研究成果对整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柢藴,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5. 成年人:他是一位柢藴之人,不仅有很高的学识,还能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