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尸
拼音zào shī
注音ㄗㄠˋ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祭灶时作灶神替身的人。《朱子语类》卷九十:“问:‘灶尸?’曰:‘想是以庖人为之。’”
基本含义
- 指人死后魂魄离开了身体,只剩下一具空壳。比喻形容人死后只剩下凄惨的尸体。
详细解释
- 灶尸,古代迷信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魂,而鬼魂会在灶台附近游荡。因此,灶尸一词指的是人死后只剩下空壳,灵魂离开了身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死后的凄惨和无生气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死后只剩下一具尸体,没有了生命和活力。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精神恍惚、无精打采的样子。
故事起源
- 据说,灶尸一词源于古代人们对鬼神的迷信和恐惧。人们相信,灶台是鬼魂出没的地方,因此将人死后的状态比喻为灶尸。
成语结构
- 灶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灶”和“尸”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病得如此严重,简直像个活灶尸一样。2. 这个城市的街头巷尾充斥着一群群灶尸般的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灶台和尸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形象鲜明的记忆片段。可以想象灶台上有一个空壳,没有了灵魂的尸体。
延伸学习
- 你可以了解一些与鬼神、迷信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以加深对灶尸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具灶尸,它的眼睛没有神采,好可怕!2. 初中生:他考试考得太差了,简直成了一具灶尸,没有了学习的动力。3. 高中生:她失去了亲人后变得像个灶尸,整天无精打采的,没有了以前的活力。4. 大学生:他整天沉迷于游戏,已经成了一个灶尸,完全没有了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