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
拼音fǎng dài
注音ㄈㄤˇ ㄉ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访戴”。 唐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 戴 ,无復《四愁》诗。”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 谢 家娇女,正笑倚栏干,欲拈丽句。访 戴 舟迴,襟怀多半为伊阻。”
基本含义
- 指拜访贵重的人物,以示敬意。
详细解释
- 访,拜访;戴,戴上。访戴原指拜访贵重的人物时,要戴上礼帽或头巾,以示敬意。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向尊贵的人或重要的客人表示敬意和礼貌。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拜访上级领导、重要客户、知名学者等尊贵的人物时,以展示对对方的尊敬。
故事起源
- 访戴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中,是古代官员在拜访上级或贵重人物时的一种礼仪。在古代,人们在拜访尊贵的人物时会戴上礼帽或者头巾,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特地戴上礼帽去访戴那位重要客户。2. 作为学生会主席,他每次拜访老师都会访戴一番。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访戴”拆分为“访”和“戴”,并联想到拜访贵重的人物时要戴上礼帽或头巾,以示敬意。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拜访、礼仪相关的成语,如“拜访”、“礼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时,要访戴导游的讲解。2. 初中生:学生代表们去访戴市长,向他汇报了学校的情况。3. 高中生:为了进一步了解专业领域,我特地访戴了一位著名教授。4. 大学生:在找实习机会时,我们要访戴各大公司的招聘官。5. 成年人:作为一名新员工,我首先要访戴公司的高层领导,以展示对公司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