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拙率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ō

拙率

拼音zhuō lǜ

注音ㄓㄨㄛ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粗率。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南楼倦倚,触绪兴哀,漫赋五言,忘其拙率。”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笨拙而鲁莽,缺乏机智和灵活性。

详细解释

  • 拙率是由形容词“拙”和形容词“率”组成的成语。拙指愚笨、不灵巧,率指轻率、鲁莽。拙率形容一个人在思考和行动中缺乏智慧和谨慎,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和判断。

使用场景

  • 拙率常用于批评和警示别人不要轻率行事,要善于思考和权衡利弊。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具体事情上的行为愚蠢和鲁莽。

故事起源

  • 拙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卷二十八·王莽传》中。当时王莽刚刚篡位,他对自己的执政能力过于自信,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后来,他的统治被推翻,人们用“拙率”来形容他的愚蠢和鲁莽。

成语结构

  • 拙率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拙”和形容词“率”。

例句

  • 1. 他真是太拙率了,一点都不考虑后果就做出了决定。2. 这个计划太拙率了,根本没有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拙率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笨重的锤子,不加思考地猛砸一块玻璃,结果玻璃被砸碎了。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拙率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拙率有关的成语,如“拙嘴笨舌”、“拙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拙率行为导致了很多麻烦。2. 初中生:他拙率地相信了别人的谎言,结果吃了亏。3. 高中生:他的拙率决策让公司陷入了困境。4. 大学生:拙率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后悔。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拙率”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拙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