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筋竹在词典中的解释
jīnzhú

筋竹

拼音jīn zhú

注音ㄐㄧㄣ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一种中实而强劲的竹,竹梢尖锐,可作矛用。 晋 戴凯之 《竹谱》:“筋竹为矛,称利海表。槿仍其干,刃即其杪。生于 日南 ,别名为篻。”

基本含义

  • 指人体骨骼结实,身体健壮。

详细解释

  • 筋竹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筋指人体的筋骨,竹指竹子。这个成语比喻人体骨骼结实,身体健壮。形容人的身体健康、强壮。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比较少,一般用于形容体格健壮、强壮的人。可以用于赞美体育运动员、劳动者等。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竹子身体骨骼坚韧的特点。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形容人的体格健壮,从而形成了成语“筋竹”。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练习武术多年,身体筋竹般的结实。2. 这位运动员的体格非常筋竹,所以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筋竹”这个成语与身体健壮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像竹子一样高大挺拔,骨骼坚韧,身体强壮,这样就能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其他寓言故事,以及其他形容人体健壮的成语,如“力拔山兮”、“力大无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练习健身很久了,身体筋竹一样强壮。2. 初中生:这位运动员的体格非常筋竹,所以在比赛中表现出色。3. 高中生:他练习武术多年,身体筋竹般的结实,给人一种强大的力量感。

拆字解意

筋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