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言文
拼音wǎng luò wén yán wé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网络文言文是指网友用文言文的方式给网络红人著书立传,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李毅大帝本纪》、《曾哥传》、《凤姐传》等,目前已经有人把此类作品集纳成书出版,取名为《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有专家对此现象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文言文是我们语言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这种恶搞既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读者。”
详细解释
简介
网络红人版
2005年,在中国足球运动员李毅,说出“我的护球像亨利”的名句后,有网友在网络上仿造《史记》文体,给他写了个《李毅大帝本纪》,此文一出风靡网络,开创网络文言文的先河。2010年,随着犀利哥红遍网络,亦有网友用文言仿造《史记》体例为其撰写了《犀利哥传》。“犀利哥者,赣地鄱阳之布衣也。名国荣,姓程氏”,“有好事者怜其身而羡其容,惊其形而夸其貌,以‘ 剑眉星目,惊为天人’名之于天涯。又以其英气逼人,目光如炬而以‘犀利哥’称之……”全文把犀利哥形容得颇具传奇色彩。
根据媒体报道,在一本正式出版的《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书中除了《犀利哥传》,还收录了类似的《春哥传》、《曾哥传》、《凤姐传》等众多流行篇目,均被网友评为“经典”之作。据了解,除了大批喜欢为各路红人创作的网友外,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也加入了其中,他在世界杯期间,在自己的微博上为走红的章鱼保罗写了一篇文言文,文中写到:“章公,字墨鱼,号保罗山人,原大西洋人氏也,祖辈世代泅泳捕虾为业,原籍英格兰,侨居日耳曼,自幼聪慧知天文通地理善卜卦。”
英文经典也有文言版
网友恶搞文言文的方式不仅局限于写传记,甚至有国外的经典文章、歌曲等被译成文言文。据了解,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作了一次演讲,其中,有一段谈到麦凯恩的原文是这样被“翻译” 成文言文的:“顷接参议员麦君凯恩电,虽未得晤,幸有一谈,其言谆谆,其意诚诚,鄙人感佩之至……”
而美国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是一首经典老歌,有人将英文歌词翻译成文言诗句:“月黑大漠路迢迢,风高凛冽客思归,人倦眼乏昏欲睡,闻香忽见灯火碎,但见有女娉婷立……”,童话故事《小红帽》的开篇也被改成了“方垂髫之年,伶俐可爱,人见人怜,其祖母尤爱之,赠之一丝绒红帽,恰合其首,终日戴之,再不着他帽,众人因唤之曰‘小红帽’。”
网友热捧
许多论坛、贴吧还专门有人将时事、娱乐、八卦各类新闻翻译成文言文,大家相互切磋。至于这本《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更是火爆,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讨论帖在网上满天飞。浩浩荡荡的跟帖中,许多网友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或者重新翻译文章,更有网友争先撰写文言文版的“QQ签名”,请“高手”评判。
网友天天表示:“这些白话版文言文虽然个别用语不够规范,但作者对原版中的情境语气拿捏堪称精准,妙趣横生的行文也让人过目不忘,如果能找范伟演绎一下会更妙!有人说这种行为是‘亵渎’中国经典文化,但是我却认为,这样的方式反而激起了我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让原本令人‘头疼’的文言文顿时变得轻松亲切起来。”
而网友妮妮则对这种“文言文热”持否定态度。“文言文被调侃、恶搞成这样,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理解‘之乎者也’的内在含义,而是把恶搞、调侃文言文当作乐趣。”
专家担忧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包忠文对此现象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包教授认为,文言文是我们语言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这种恶搞既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读者。“这样恶搞文言文的行为特别不严肃。文言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作为一个将其传播给大众的作者,就算你要改编作品,你也必须对读者负责,既要顾及所改编作品的时代背景,顾及文章本身的上下联系,也要顾及原作者的本身意图。如果只是为了恶搞而恶搞,就属于‘瞎胡闹’。这样对学习文言文的学生也很不好,学生接触这样的‘曲解’多了,可能反而记不住正确的原文和翻译,对原文意思造成误解。”
和包教授一样,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也坦言如果没有“节制”地恶搞文言文并不是明智之举。“文言文是咱们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虽然它在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时候也遇到了局限,很多人对学习文言文觉得很苦恼,但是刻意恶搞文言文,就有点‘过’了,是没有必要的。”
基本含义
- 网络文言文是指在互联网上使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的一种现象。它是将传统的文言文与现代网络语言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详细解释
- 网络文言文是一种将古代文言文与现代网络语言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它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引发共鸣。网络文言文通常使用古代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但结合了现代的网络用语和词汇,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幽默和接地气。
使用场景
- 网络文言文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网络论坛、博客文章、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交流场景中。它被广泛用于表达个人观点、评论事物、讽刺嘲笑、表达情感等。此外,网络文言文也常常用于创作网络小说、漫画、视频等娱乐作品。
故事起源
- 网络文言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兴起的初期,当时一些网友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使用网络文言文,并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成语结构
- 网络文言文并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它更多地是一种表达方式的总称。在网络文言文中,可以使用各种成语、词语和句式,以及一些特定的网络用语和表情符号。
例句
- 1. 今日之网络,犹如古时之鸿沟,文言文之风,吹得人人皆欲争先。2. 吾辈皆为网络文言文之奴,以字为刀,以词为枪,无所不能。3.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网络文言文之风,吹得我等神清气爽。
记忆技巧
- 学习网络文言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记忆:1. 多阅读网络文言文的文章和帖子,提高对其表达方式和风格的理解。2. 练习使用网络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可以通过写博客、发微博等方式进行实践。3. 制作网络文言文的词汇卡片,包括常用的古代词汇和网络用语,帮助记忆和运用。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网络文言文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修辞手法,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可以关注网络文言文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日之网络,犹如古时之鸿沟,网络文言文之风,吹得人人皆欲争先。2. 初中生:吾辈皆为网络文言文之奴,以字为刀,以词为枪,无所不能。3. 高中生: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网络文言文之风,吹得我等神清气爽。4. 大学生:网络文言文是我们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它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网络文言文。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