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柏舟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izhōu

柏舟

拼音bǎi zhōu

注音ㄅㄞˇ ㄓㄡ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栢舟”。1.柏木作的船。《诗·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2).本为《诗·邶风》篇名。《诗·邶风·柏舟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 卫顷公 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后因以谓仁人不得志。
    (3).本为《诗·鄘风》篇名。《诗·鄘风·柏舟序》:“柏舟, 共姜 自誓也。 卫 世子 共伯 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后因以谓丧夫或夫死矢志不嫁。 晋 潘岳 《寡妇赋》:“蹈 恭姜 兮明誓,咏《栢舟》兮清歌。” 唐 权德舆 《鄜坊节度推官大理评事唐君墓志铭》:“结褵周月,遭罹柏舟之痛。”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今夫人 彭城 刘氏 ,故左省常侍 帨 之女也, 太平兴国 中封 莒国夫人 ,栢舟自誓,常欲未亡。”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老身柏舟誓守,自甘半世居孀。”

基本含义

  • 比喻人的志向高远,有追求,不甘平庸。

详细解释

  • 柏舟,指柏木所做的船,柏木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成语柏舟比喻人的志向高远,有追求,不甘平庸,意味着人们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追求,并且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

使用场景

  • 柏舟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有远大志向、追求卓越的人。在工作、学习、创业等场景中,可以用来鼓励和赞美那些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人。

故事起源

  • 柏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杨震传》。据传,东汉末年,杨震曾任大将军何进的幕僚,他在与何进的交往中,曾经说过:“君子志道,小人志地;君子以绘柏舟,小人以浮荡。”意思是说君子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而小人只追求物质利益。这段话后来被人们引用为成语,成为表达追求卓越和高尚志向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柏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柏”和“舟”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个柏舟之士,一直追求着更高的目标。2. 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真是一个柏舟之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柏舟”这个成语与坚固耐用的柏木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人们追求卓越、不满足于平庸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志士仁人”、“雄心壮志”等,来拓宽对追求卓越和高尚志向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柏舟之士,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只有那些有志向的人才能成为柏舟之才,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像柏舟一样坚定追求自己的目标。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有柏舟之志,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拆字解意

柏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