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幢
拼音jǐ zhuàng
注音ㄐㄧˇ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门戟和饰以毛羽的旗帜。泛指仪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坐堂上,戟幢行列,无人可通。”
基本含义
- 戟幢指的是古代战争中的旗帜,比喻军队的统一指挥和士气高昂。
详细解释
- 戟幢的“戟”是指战争中使用的长矛,而“幢”是指旗帜。成语戟幢的意思是军队中旗帜高悬,士气昂扬,指军队统一指挥,士气高涨,战斗力强。
使用场景
- 戟幢常用于形容军队统一指挥,士气高昂,战斗力强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团体或集体。
故事起源
-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齐国将领田忌在与赵国作战时,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战术。他将自己的马分为上中下三队,与对方的马进行比赛。田忌故意安排自己的最好马与对方的最差马比赛,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士气,并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击败对方。这个故事中的“戟幢”形容了田忌的军队统一指挥,士气高昂,取得了胜利。
成语结构
- 戟幢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的队伍戟幢高扬,最终获得了冠军。2. 只有戟幢高扬,我们才能取得胜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戟”想象成一把长矛,而“幢”想象成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军事、战争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军令如山”、“兵强马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战队戟幢高扬,勇夺校际比赛冠军。2. 初中生:只有在团结一致的戟幢下,我们才能打赢这场考试战斗。3. 高中生:在这次模拟考试中,我们的学校的戟幢高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