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章
拼音pǐn zhāng
注音ㄆㄧㄣˇ ㄓㄤ
繁体
基本解释
谓规格章法。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窃惟自古神圣之君,既立殊功异德卓絶之跡;必有奇能博辩之士,为时而生,持简操笔,从而写之,各有品章条贯,然后帝王之美,巍巍煌煌,充满天地。”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或学识的高尚。
详细解释
- 品章是由“品”和“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品”表示品德高尚、修养深厚,而“章”表示标志、象征。品章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或学识非常高尚,德行出众,具有良好的修养和品格。
使用场景
- 品章常用于夸奖人的品德高尚或学识深厚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非常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故事起源
- 暂无相关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班的“品章”,大家都很尊敬他。2. 他的学识渊博,被誉为一位真正的“品章”。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品章”理解为一个人的“品德标志”,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或学识非常高尚。可以通过与“品德”和“学识”相关的词语联想记忆,如“品德高尚”、“学识深厚”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德和学识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品章,每天都会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老师常常称赞他是学校的品章,因为他在学习和品德方面都非常出色。3. 高中生:他的品德和学识都非常高尚,被老师们誉为学校的品章。4. 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一直以来都是学院的品章,多次获得学术和德育方面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