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腰绖在词典中的解释
yāodié

腰绖

拼音yāo dié

注音ㄧㄠ ㄉ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旧时丧服上系于腰间的麻带或草带。《仪礼·丧服》“苴絰杖绞带,冠绳缨,菅屨者” 汉 郑玄 注:“麻在首在腰,皆曰絰……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项,要絰象大带。”要,同“ 腰 ”。 汉 班固 《白虎通·丧服》:“腰絰者,以代绅带也。所以结之何?思慕肠若结也。”《儒林外史》第六回:“问毕,换了孝巾,繫了一条白布的腰絰,走过那边来。”

基本含义

  • 腰间系上的带子。形容人行动迅速,不耽误时间。

详细解释

  • 腰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装束,用于系在腰间。腰绖一般由细长的布料制成,可以通过系扣固定在腰部。成语“腰绖”形容人行动迅速,不耽误时间,表示做事利索干脆,不拖泥带水。

使用场景

  • 腰绖多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迅速,适用于各种工作、学习和生活场景。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工作高效,执行力强,不拖延时间。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利索,不拖泥带水。

故事起源

  • 成语“腰绖”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任职于秦朝时,以其才智和勤奋工作的态度,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有一次,秦始皇命令李斯前去办理政务,李斯即刻起身,带上腰绖,行动迅速。秦始皇看到后赞叹道:“李斯是真正的腰绖之臣。”从此,腰绖成为形容人行动迅速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是+腰绖之+名词

例句

  • 1. 他是真正的腰绖之才,工作从不拖延。2. 她是公司里的腰绖之员,每天都能高效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腰绖”。可以将腰绖想象成一个人的腰间系着的带子,表示这个人行动迅速,不耽误时间。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动迅速相关的成语,如“龙行虎步”、“如风如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班里的腰绖之才,每次作业都能迅速完成。2. 初中生:这个学生学习刻苦,每天早上都像腰绖一样迅速起床。3. 高中生:他是学校里的腰绖之员,每次考试都能迅速答完题目。

拆字解意

腰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