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城市化大跃进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éngshìhuàyuèjìn

城市化大跃进

拼音chéng shì huà dà yuè jì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城市化大跃进 -简介

    城市化大跃进,是指中国很多城市的发展方式不切实际,贪大求洋,包括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城市化进程中的跃进化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二是经营城市的冲动超越经济发展规律。

    表现

    城市化进程中的跃进化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二是经营城市的冲动超越经济发展规律。专家分析了这种“大跃进”的表现。

    一、就是盲目地发展城市,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二、就是重发展轻污染治理,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

    三、就是不切实际,贪大求洋。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学者观点

    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易忠指出,有“两把剪刀”损害了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一是通过强制性的征地拆迁,以非市场价格的补偿,从被征地农民那里转移财富,在城乡之间形成城市化初次分配的“剪刀差”;二是通过住房所有者以住房产权不断吸附社会增值财富,导致有房者愈富,无房者愈穷,形成城市化二次分配的“剪刀差”。

    长期研究“农民市民化”的中央党校学者王道勇说,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被市民化”倾向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但流动人口“被农民化”倾向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流动人口往往被主流社会排斥,其利益常常被剥夺。

    “城市化说到底是人的市民化,而不是楼房化和建制镇化。城市化是农民变市民,而不是把他们变成亦工亦农、亦城亦乡、颠沛流离、候鸟一般的“两栖人”。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曾业松认为,城市化不仅仅是漂亮的外表,而是要有城市化的内涵,要有充分吸纳就业的能力,否则就只是一种表面的城市化。如果中国的城市化离开了工业化,就是违背了城市发展规律,到头来一定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影响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但如果不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循序渐进,城市化就难以健康发展,不仅损害农民利益,也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说,从人口意义上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从地理意义上看,城市化则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发展到2009年的46.59%,应该说步伐是很快的。”

    《人民日报》引述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鸿雁说,未来10年至25年是中国城市社会面临的社会整体变迁期,这期间,中国将有5亿至6亿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这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与地理变迁之一。

基本含义

  • 形容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进展迅猛。

详细解释

  • 城市化大跃进是由“城市化”和“大跃进”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大跃进”指的是快速发展和进步。城市化大跃进形容城市化进程快速、迅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城市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个体或团体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没有具体的故事,是根据“城市化”和“大跃进”这两个词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这个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化大跃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2. 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城市化大跃进,成为了该领域的专家。3. 这个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城市化大跃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拆分开来记忆,然后结合城市化进程和快速发展的意义进行联想。同时,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记忆和运用该成语进行实践,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了解不同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拓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的城市在城市化大跃进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美丽了。2. 初中生: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进行了城市化大跃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3. 高中生:在城市化大跃进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4. 大学生:城市化大跃进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寻求平衡发展的路径。

拆字解意

城市化大跃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