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通弊在词典中的解释
tōng

通弊

拼音tōng bì

注音ㄊㄨㄙ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通病。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被疾病则遽针灸,冒危险则甚畏死,然末俗通弊,不崇真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服色之僭》:“在外士人妻女,相沿袭用袍带,固天下通弊。”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得其通弊,察其黮暗。”

基本含义

  • 通指弊端,表示纠正弊病、改正错误。

详细解释

  • 通弊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通指纠正、改正,弊指弊病、错误。意思是纠正错误,改正弊病。

使用场景

  • 通弊常用于谈论纠正错误、改正弊病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积极主动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改正不良习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故事起源

  • 通弊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五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纠正弊端、改正错误,才能达到繁荣昌盛。他用“通弊”一词来形容纠正错误、改正弊病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通弊是由形容词“通”和名词“弊”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位于名词前面。

例句

  • 1. 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批评意见,我们要及时反思,通弊改正。2.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积极通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通弊”与“改正错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通过反复使用和练习成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纠正错误、改正弊病相关的成语,如“改过自新”、“改过迁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守规则,不要作弊,要及时通弊改正。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老师及时发现并纠正,教育我们要远离作弊行为。3. 高中生:面对自己的错误,我们应该勇于承认并通弊改正,为自己的成长进步铺平道路。

拆字解意

通弊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