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篓
拼音ruò lǒu
注音ㄖㄨㄛˋ ㄌ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用箬竹编的篓。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蓝淀》:“近来出产, 闽 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
基本含义
- 箬篓是指用箬竹编制的篓子,比喻言辞狡诈或欺骗的手段。
详细解释
- 箬篓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狡诈、欺骗的手段。箬篓的制作需要巧妙地编织,因此箬篓成语也暗示了人的言辞可以巧妙地掩盖真相,使人难以辨别。
使用场景
- 箬篓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不诚实、虚伪或欺骗。可以用在描述政治家、商人、律师等职业中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具体的事件或情况。
故事起源
- 箬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两个人争夺一把宝剑,一个人告诉另一个人说,宝剑藏在箬篓里。于是,第二个人便打开箬篓,结果发现里面并没有宝剑。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箬篓是一个可以隐藏真相的东西,象征着言辞狡诈、欺骗的手段。
成语结构
- 箬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箬”是指用箬竹编制的篓子,第二个字“篓”是指篓子。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言辞狡诈、欺骗的手段。
例句
- 1. 他的话里总是充满了箬篓,别轻易相信他说的话。2. 这个销售员说的话都是箬篓,不要被他骗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篓子里装满了箬竹编制的箬篓,箬篓中间藏着各种狡诈、欺骗的手段,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箬篓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编制篓子的技艺和工艺,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悬崖勒马”、“画饼充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谎言就像一个箬篓,装满了欺骗。2. 初中生:政客的言辞常常带有箬篓,我们要保持警惕。3. 高中生:在商业交易中,需要小心对方是否使用了箬篓的手段来欺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