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逃户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o

逃户

拼音táo hù

注音ㄊㄠˊ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 天兴 中,詔採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復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 清 邵廷采 《田赋略》:“ 唐 之分崩离析也,由 宇文融 括羡田、逃户始也。”

基本含义

  • 指逃避责任、逃避困境、逃避现实的人。

详细解释

  • 逃户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农村社会。在古代,户口是农民在统治者管理下的身份证明,是农民的重要身份标识。逃户指的是农民逃离家乡,不再按照规定履行户籍登记和居住地点的变更手续。这种行为被视为逃避法律、逃避责任和逃避现实的表现。

使用场景

  • 逃户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愿承担责任、逃避困境或逃避现实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负责任、不勇敢面对问题的人,或者指那些逃避困境、逃避现实的人。

故事起源

  • 逃户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村社会。在那个时代,户籍和居住地是农民的身份标识,决定了他们的权益和义务。逃户指的是农民逃离家乡,不再按照规定履行户籍登记和居住地点的变更手续。逃户的行为被视为逃避法律、逃避责任和逃避现实的表现,因此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逃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逃”表示逃避,逃离,而“户”表示家庭,家门。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指逃避责任、逃避困境、逃避现实的意义。

例句

  • 1. 他是个逃户,面对困难总是选择逃避。2. 面对现实,我们不能成为逃户,而是要勇敢面对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逃避责任的人,站在家门口准备逃离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逃之夭夭”、“逃遁之计”等,来扩展对逃避和逃遁相关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逃户,不愿意做家庭作业。2. 初中生:面对考试失败,他选择逃避,不敢面对父母的责备。3. 高中生:有些同学成为逃户,不愿面对将要到来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压力。4. 大学生:有些大学生成为逃户,选择逃避就业压力,不愿面对社会的挑战。

拆字解意

逃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