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舰
拼音róng jiàn
注音ㄖㄨㄙˊ ㄐ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战船。 唐 张仲素 《涨昆明池赋》:“昔穿焉,近秋而大閲戎舰;今涨也,乘春而无竭陂池。”
基本含义
- 指战争中的军舰,也用来比喻力量强大、威严不可侵犯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戎舰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戎”指战争,表示军事力量;“舰”指军舰,表示战争中的船只。戎舰一词用来形容军舰的威力和威严,也可以比喻人或事物的强大和不可侵犯性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军事力量雄厚、威严不可侵犯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力量强大,威风凛凛。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鲁国公子遂欲夺取叔孙氏的家产,但叔孙氏派出大批人马进行防守,公子遂无法攻破。于是,公子遂派人在城外的河中放下木筏,上面堆满了稻草,敌人以为是戎舰,被吓得不敢轻举妄动。从此,人们用“戎舰”来比喻强大的军事力量。
成语结构
- 戎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戎”和名词“舰”组成。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军队像一支戎舰,让敌人闻风丧胆。2. 他的威严和气势让人感觉像是一艘戎舰般威武不可侵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戎舰”比喻为一艘巨大的军舰,威武雄壮。可以通过想象一艘戎舰在海上航行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军舰的历史和演变,了解战争中军舰的作用和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戎舰在海上航行,保卫着我们的国家。2. 初中生:战争中的戎舰宛如一座巨大的堡垒,让敌人望而生畏。3. 高中生:他的威严和气势就像一艘戎舰,无人敢小觑。4. 大学生及成年人:他的实力和威严就像一艘戎舰,无可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