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丝羔羊
拼音sù sī gāo yá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ù sī gāo yáng ㄙㄨˋ ㄙㄧ ㄍㄠ ㄧㄤˊ
素丝羔羊(素絲羔羊)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毛 传:“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 朱熹 集传:“南国化 文王 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后因以“素丝羔羊”称誉正直廉洁的官吏。《后汉书·宋汉传》:“策曰:‘﹝太中大夫 宋汉 ﹞因病退让,守约弥坚,将授三事,未剋而终。朝廷慜悼,怛其愴然。《诗》不云乎:“肇敏戎功,用锡尔祉。”其令将相大夫会葬,加赐钱十万,及其在殯,以全素丝羔羊之絜焉。’”
基本含义
- 指未经世事历练的年轻人,形容其纯朴无知,毫无经验。
详细解释
- 素丝羔羊由“素”、“丝”、“羔羊”三个词组成。其中,“素”表示纯洁、无暇,指没有尘世的玷污;“丝”表示细腻、柔弱,指年轻人的羸弱;“羔羊”表示幼小的羊,引申为年轻人。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纯洁、羸弱、无经验的年轻人,暗指其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年轻人缺乏经验、不谙世事,容易受骗或被人利用的情况。多用于贬义,表示对年轻人的批评或讽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公孙丑在朝廷中执政,但他缺乏经验,无法辨别是非,容易被人欺骗。孟子对他说:“夫子何不学夫稼轩之为人也?夫稼轩,素丝羔羊也。”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这个年轻人虽然聪明,但是在工作中还是个素丝羔羊。2. 别轻易相信那些看起来纯洁无害的年轻人,他们往往是素丝羔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素丝羔羊,可以想象成一只纯白无暇、柔软细腻的小羊,表示年轻人纯洁、无经验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嫩如羔羊”、“嫩如葱茏”等,来拓展对年轻人状态的形象化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虽然聪明,但她在学习新知识时还是个素丝羔羊。2. 初中生:那个新来的同学很天真,他对这个城市的规矩还是个素丝羔羊。3. 高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虽然成绩优秀,但在社交方面还是个素丝羔羊。4. 大学生:大学刚入学时,很多人都是素丝羔羊,需要经历一些社会实践来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