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太纸
拼音máo tài zhǐ
注音ㄇㄠˊ ㄊㄞˋ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毛太纸 máotàizhǐ
[Chinese coarse writing paper made from bamboo] 类似毛边纸而稍薄的纸,略带黑色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做事慢吞吞、拖拉。
详细解释
- 毛太纸出自《钗头凤·银钗十二寸》:“你也好,我也好,只是你是个毛太纸。”毛太纸原指质地粗糙的纸,容易卷曲,用来形容人做事拖拉、慢吞吞,不干脆利落。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做事慢吞吞、拖拉的人,或者提醒别人要做事要迅速、干脆利落。
故事起源
- 毛太纸最早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钗头凤·银钗十二寸》。在小说中,毛太纸是一个不善言辞、拖拉的人物,他的性格特点使得他被人们用“毛太纸”来形容。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做事慢吞吞的,简直是个毛太纸。2. 别再拖拉了,你不要成为一个毛太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将毛太纸的形状和做事拖拉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印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龟毛”、“拖泥带水”等,以扩展对形容拖拉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写字慢吞吞的,真像个毛太纸。2. 初中生:你做事情怎么这么毛太纸,一点效率都没有。3. 高中生:他考试总是拖拉到最后一刻,真是个毛太纸。4. 大学生:别再拖延了,不要变成一个毛太纸。5. 成年人:公司里有些人做事情总是拖拉拖拉,真是一群毛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