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杖
拼音páo zhàng
注音ㄆㄠˊ ㄓ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战袍和兵器。《晋书·慕容宝载记》:“时大风雪,冻死者相枕于道, 宝 恐为 魏 军所及,命去袍杖戎器,寸刃无返。”参见“ 袍仗 ”。
基本含义
- 指长袍和拐杖,用以比喻年老体衰。
详细解释
- 成语“袍杖”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袍”和“杖”。袍是长袍的意思,杖是拐杖的意思。袍杖一词用来比喻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袍杖一词常用于形容年老体衰的人,可以用于描述父母、长辈或者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老旧破败状态。
故事起源
- 袍杖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位名叫贾母的老太太,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常常依靠拐杖才能行走。因此,“袍杖”一词就成为了形容年老体衰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袍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爷爷年纪大了,已经需要依靠袍杖才能行走了。2.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已经变成了一个袍杖老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成语“袍杖”与年老体衰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穿着长袍,拄着拐杖的老人,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年老体衰相关的成语,如“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已经年纪大了,走路需要拄着袍杖。2. 初中生:爷爷年纪大了,不得不使用袍杖来帮助行走。3. 高中生: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袍杖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