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捺鉢在词典中的解释

捺鉢

拼音nà bō

注音

繁体捺鉢

基本解释

  • 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 辽 主的行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鉢……是 契丹 家语,犹言行在也。” 宋 王易 《重编燕北录》:“所谓捺鉢者,戎主所至处也。”《辽史·营卫志中》:“ 辽国 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嵗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鉢。”《辽诗纪事·懿德皇后》引《回心院》诗注:“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鉢。”

基本含义

  • 捺鉢是一个佛教词语,意为剃度。

详细解释

  • 捺鉢源自佛教,是指修行者接受剃度,成为僧侣的仪式。剃度是指修行者剃去头发和胡须,放弃尘世的外貌和欲望,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使用场景

  • 捺鉢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追求宗教信仰、修行道路或者追求心灵解脱的决心和行动。

故事起源

  • 捺鉢源自佛教,佛陀创立佛教后,有很多人因为对佛法的信仰而参加剃度仪式,成为佛教僧侣。

成语结构

  • 捺鉢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捺是动词,表示剃去;鉢是名词,表示头盆。

例句

  • 1. 他年轻时曾捺鉢成为一名僧侣,过着清净的生活。2. 她放弃了尘世的名利,捺鉢成为一位修行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捺鉢这个成语与佛教修行相关的形象联系起来,比如想象一个人在接受剃度的仪式上,剃去头发和胡须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佛教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佛教的文化和教义,了解更多关于剃度和僧侣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捺鉢成为僧侣。2. 初中生:他下定决心要捺鉢,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3. 高中生:她在大学毕业后选择捺鉢,投身佛学研究。4. 大学生:他曾经捺鉢修行,但后来放弃了僧侣生活,选择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拆字解意

捺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