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寡效应
拼音guān guǎ xiào y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英国研究人员研究数万对夫妻发现,不少人在配偶去世后3年内离世。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称为“鳏寡效应(guān guǎ xiào yīng )”。
鳏寡效应-调查背景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人员1991年至2005年随访大约5.8万对夫妻。这15年间,8.5%的男性和16.5%的女性丧偶。调查结果显示,40%男性和26%女性在配偶去世后3年内辞世。
这项研究首次涉及多种死因,包括癌症、其他疾病、酗酒、吸烟、事故、他杀和自杀。虽然不少鳏夫和寡妇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去世,但研究人员仍然找到“足够证据”证明,这些人更多是因为丧偶而去世。
鳏寡效应-现象
研究人员发现,“鳏寡效应”的作用时间因人而异,或长或短。对有些人而言,“鳏寡效应”能够迅速起效。受访对象中,40人在丧偶后10天内去世,至少12人和配偶在同一天去世。
英国前首相詹姆斯卡拉汉2005年3月26日在英格兰东南部家中去世,享年92岁。他的妻子11天前刚撒手人寰。
美国乡村歌手约翰尼卡什2003年9月21日因糖尿病并发症离世,享年71岁。他的妻子琼卡特4个月前去世。
鳏寡效应-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总结,不少人在配偶去世后半年内可能去世,但“鳏寡效应”可以持续10年。
研究人员还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鳏寡效应”影响。与女性相比,他们更可能难以承受丧偶之痛。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鳏寡效应”不仅影响老年夫妻,还影响30岁和40岁左右的中青年夫妻。美国演员布里特妮墨菲2009年12月20日因肺炎死亡,时年32岁。5个月后,她的丈夫、编剧西蒙蒙杰克因心脏骤停去世。
基本含义
- 鳏寡效应是指由于个体数量的减少而导致效益的减弱。它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个体的数量减少会导致其效果或效益的减弱。
详细解释
- 鳏寡效应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其中“鳏”指的是丧偶的男性,而“寡”指的是丧偶的女性。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由于人数的减少而导致效果或效益的减弱。它强调了个体数量的减少会对整体产生负面影响。
使用场景
- 鳏寡效应常常用于描述人数减少导致效益降低的情况。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如果团队成员减少,可能会导致团队的工作效率降低。另外,鳏寡效应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交活动中人数减少导致氛围的冷清或活动的不成功。
故事起源
- 鳏寡效应的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段话:“民无信不立,鳏寡孤独而后能言。”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社会中需要互相依靠和合作,只有当人们互相信任并且相互支持的时候,社会才能够稳定和繁荣。
成语结构
- 鳏寡效应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鳏”、“寡”和“效”。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含义,但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
例句
- 1. 由于公司裁员,团队的工作效率出现了鳏寡效应。2. 这个社区的人口减少,导致了鳏寡效应,社区的活动很少。3. 鳏寡效应使得这个项目的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记忆技巧
- 记忆鳏寡效应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可以将“鳏”字联想为丧偶的男性,将“寡”字联想为丧偶的女性,而“效”字则表示效益。通过将这些关键词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鳏寡效应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鳏寡效应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例如群体效应和规模经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由于课堂上学生减少,鳏寡效应导致小组合作的效果不好。2. 初中生:学校的篮球队因为队员减少,出现了鳏寡效应,导致比赛成绩下降。3. 高中生:社团活动的参与人数减少,鳏寡效应使得活动的氛围变得冷清。4. 大学生:由于毕业生人数减少,鳏寡效应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鳏寡效应的含义、使用场景和记忆技巧,进一步提升你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