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挂瓢在词典中的解释
guàpiáo

挂瓢

拼音guà piáo

注音ㄍㄨㄚˋ ㄆ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掛瓢”。《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 汉 蔡邕 《琴操》:“ 许由 无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遗之, 由 操饮毕,以瓢掛树。风吹树,瓢动,歷歷有声。 由 以为烦扰,遂取捐之。”后以“挂瓢”为隐居或隐者傲世的典故。 唐 钱起 《谒许由庙》诗:“松上掛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 明 管正仪 《古先生墓》诗:“采薇非徇义,挂瓢非避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人人为 巢 许 ,则至今洪水横流,併挂瓢饮犊之地亦不可得矣。”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容貌憔悴、瘦削、形容极度疲惫或病弱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挂瓢一词源自古代民间的习俗。古时候,人们在家中挂上水瓢,表示家里有人患病需要照顾。后来,挂瓢就成为了形容人憔悴、瘦削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因为疲劳、病弱等原因而变得面容枯槁、精神萎靡的状态。

使用场景

  • 挂瓢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面容憔悴、瘦削,或者形容人因为过度劳累、疾病而精神萎靡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工作过度劳累的人、病弱的人、或者形容人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挂瓢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是古代民间的习俗,人们在家中挂上水瓢表示家里有人患病需要照顾。后来,这个习俗演变成了形容人憔悴、瘦削的样子。

成语结构

  • 挂瓢是一个动词短语,由“挂”和“瓢”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最近工作太辛苦了,整天挂瓢的样子让人心疼。2. 病后的他瘦得像挂瓢一样,看上去非常虚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因为疲惫或病弱而变得面容憔悴、瘦削的样子,就像挂了一个瓢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词典、成语故事书籍、以及参与成语学习班等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昨天晚上写作业写到很晚,今天一大早就挂瓢了。2. 初中生:他因为参加了太多的课外活动,看起来有些挂瓢。3. 高中生:这段时间考试压力大,很多同学都挂瓢了。4. 大学生:他一个星期只睡几个小时,看上去整个人都挂瓢了。5. 成年人:工作太辛苦了,每天都挂瓢的样子。

拆字解意

挂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