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乱侮亡
拼音qǔ luàn wǔ wá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qǔ luàn wǔ wáng ㄑㄩˇ ㄌㄨㄢˋ ㄨˇ ㄨㄤˊ
取乱侮亡(取亂侮亡)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孔 传:“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言正义。”《魏书·中山瑛传》:“取乱侮亡,有国之常道;陈师鞠旅,因机而致发。”《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凡欲亡人国者,质直坦白宣言於众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而已,非有所赧而求有以借口也。”
基本含义
- 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力,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或失败。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取”、“乱”、“侮”和“亡”。其中,“取”意为取得、获得;“乱”指混乱、无序;“侮”表示侮辱、蔑视;“亡”表示死亡、灭亡。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力,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或失败。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贪图不义之财或不正当的权力,以免最终自食其果。可以用于谈论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贪污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哀公二十年》:“取乱侮亡,何如而不亡?”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哀公非常喜欢收集珍宝,他的宫殿中摆满了各种奇珍异宝。有一天,哀公听说齐国有一位神秘的人物擅长预测未来,于是他派人去请这位预测师来预测自己的命运。预测师告诉哀公,如果他继续贪图不义之财,最终将会导致自己的灭亡。哀公没有听从预测师的忠告,继续贪图财宝,最终导致了齐国的灭亡。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不要以为通过取乱侮亡就能得到成功,那只会导致你的失败。2. 这个公司的老板以取乱侮亡的手段获取了财富,但最终却破产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进行联想记忆。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取”了别人的东西后,社会变得“乱”了起来,然后他被人们“侮”辱,最终导致了自己的“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不学无术”、“自食其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告诉我们要远离取乱侮亡的人,不要和他们交朋友。2. 初中生:我们在班上开展了一场关于取乱侮亡的讨论,意识到了贪污腐败的危害。
3. 高中生
-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遵守法律,不要通过取乱侮亡的手段来获取利益。
4. 大学生
- 我在论文中引用了这个成语来说明某些公司因为贪图不义之财而最终破产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