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多鲁乡在词典中的解释
duōxiāng

多鲁乡

拼音duō lǔ xiā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duō lǔ xiāng

    简介

    地理位置

    多鲁乡位于洛浦县东北部,距县城7公里,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7146户(农业户6871户), 28261人,其中劳动力12640人;乡直单位21个;基层党支部35个,其中村级党支部29个;党员918名,其中预备党员15名,入党积极分子26名;团支部31个,团员1476名;“三老”人员152名。

    经济发展

    土地总面积64040亩,其中耕地面积43699亩,人均1.55亩;其中:种植棉花1.41万亩,小麦2.24万亩,玉米2.14万亩,吨粮田1.6万亩;现有蔬菜大棚834座。2006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354.2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农业生产总值4388.1万元,同比增长32.3%,二、三产业总产值797.9万元,同比增长16.5%, 2006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1864.22元,比去年人均增收462.22元。现全乡共有“五好”党支部14个,群众满意站所8个,14个“五好”党支部,4个群众满意站所已通过县委组织部的初步验收。全乡共有地区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单位(村)4个,2006年乡党委、政府机关被评为地区级精神文明单位。

基本含义

  • 指人多而杂乱的地方,形容人群拥挤拥挤,声音喧嚣。

详细解释

  • 多鲁乡是由“多”、“鲁”、“乡”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多”表示数量多,“鲁”表示杂乱,“乡”表示地方。多鲁乡的基本含义是指人多而杂乱的地方,形容人群拥挤拥挤,声音喧嚣。

使用场景

  • 多鲁乡常用于形容人多拥挤的场合,如人群聚集的广场、车站、商场等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声音嘈杂的场合,比如热闹的集市、喧闹的街道等。

故事起源

  • 多鲁乡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位于一个交通要道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由于村庄地势低洼,人们经过时常常感觉非常拥挤,嘈杂的声音也让人难以安静。因此,人们就用“多鲁乡”来形容这个村庄。

成语结构

  • 多鲁乡的结构是“多”+“鲁”+“乡”。

例句

  • 1. 这个市场真是个多鲁乡,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 早上上班时间的地铁站总是多鲁乡,人挤人,很难挤上车。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多鲁乡想象成一个人山人海的村庄,人们在村庄中拥挤而嘈杂,形成了多鲁乡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多鲁乡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人群拥挤和声音喧嚣相关的成语,如人山人海、喧闹非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学校门口人好多,真是个多鲁乡啊!2. 初中生:下课后,车站外人流涌动,形成了一个多鲁乡。3. 高中生:市中心的购物中心总是人山人海,热闹得像个多鲁乡。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多鲁乡”这个成语。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拆字解意

多鲁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