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考功在词典中的解释
kǎogōng

考功

拼音kǎo gōng

注音ㄎㄠˇ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1).父之功业。《楚辞·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朱熹 集注:“此问 禹 能纂代 鮌 之遗业,而成父功。”
    (2).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汉书·谷永传》:“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 章炳麟 《訄书·学变》:“法家之教,任贤考功。”
    (3).泛指考核工作成效。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是故大人不考功,则子孙惰而家破穷。”
    (4).官名。 三国 魏 尚书有考功定课二曹, 隋 置考功郎,属吏部,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因之, 清 末废。 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 权公 既相,君以嫌自列,改尚书考功员外郎,復史馆职。”《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又説到 宗子相 , 杜慎卿 道:‘ 宗考功 便是先君的同年。’”

基本含义

  • 指考核功绩,评定功劳。

详细解释

  • 考功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考”意为考核,评定;“功”意为功绩,功劳。考功指的是对人的功绩进行评定和考核,以确定其所得到的荣誉或奖励。

使用场景

  • 考功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对个人或组织在某项工作或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定和奖励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团队或组织的整体表现进行评定。

故事起源

  • 考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年》中。当时,齐国的襄公在位时,他对自己的臣子们进行了一次考核,以评定他们在国家建设和治理方面的贡献。这次考核被称为“考功”,成为了后来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考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考”是动词,意为考核,评定;“功”是名词,意为功绩,功劳。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一次考功,表扬了我们的辛勤努力。2. 这次比赛的成绩将作为考功的依据,决定谁能晋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考功这个成语与“考试”和“功劳”两个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考试是一种对个人能力和知识进行评定的方式,而功劳则是对个人在某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价。考功可以理解为对个人或团队在某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定和奖励。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考功相关的成语,如“功过相抵”、“功成名就”等,以扩大对相关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考功了,我得了第一名。2. 初中生:参加这次比赛,就是为了争取考功的机会。3. 高中生:为了获得奖学金,我努力学习,希望能通过考功获得认可。4.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将作为考功的依据,对我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高效率,以便获得领导的考功和认可。

拆字解意

考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