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针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ēn

格针

拼音gé zhēn

注音ㄍㄜˊ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草木茎干上的刺针状细物。亦泛指荆棘类野生多刺植物。 贺敬之 丁毅 《白毛女》第四幕第一场:“哗啦啦大雨奔我来,蒺藜格针挂破手,跌倒在地又爬起来。”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性格刚正,品行端正并且不易被诱惑或腐蚀。

详细解释

  • 格针是由“格”和“针”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格指规矩、法度,针指纪律、原则。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有着坚定的原则和准则,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或腐蚀所动摇,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性格。

使用场景

  • 格针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坚守原则、不易受到外界诱惑的人。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道德。

故事起源

  • 关于格针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或典故可言,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中国文化中非常常见。

成语结构

  • 格针是由两个单个的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格针的品质,从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原则。2. 这位领导官员一直被人们称为“格针先生”,因为他一直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性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格针的形象想象成一个坚固的针,代表一个人坚定的品质和性格,不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格针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性格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妈妈是一个格针,她总是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格针,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高中生:格针的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性格。

拆字解意

格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