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遐愤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áfèn

遐愤

拼音xiá fèn

注音ㄒㄧㄚˊ ㄈ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遥相愤恨。《宋书·臧质传》:“僕以不肖,过蒙荣私,荷佩升越,光絶伦伍。家本北边,志存慷慨,常甘投生,以殉艰棘,惟恩思难,激气衝襟,故以眺 三湘 而永慨,望 九江 而遐愤。”

基本含义

  • 遐愤指的是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愤怒或不满,但表现出来的愤怒或不满并不明显。

详细解释

  • 遐愤由两个字组成,遐和愤。遐意为远离,离开,远远地;愤意为愤怒,生气。遐愤的含义是指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愤怒或不满,但并不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在心里默默地生气或者暗自不满。

使用场景

  • 遐愤一词常常用于描述内心的愤怒或不满,不太容易被外界察觉到。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遇到不公平待遇、受到委屈或不满意的情况,但并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暗自生气或默默不满。

故事起源

  • 遐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李广传》中。据传,李广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将军,他因为功绩卓著而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由于李广的性格有些急躁和暴躁,他在一次战斗中犯了错误,导致军队失败。皇帝对此非常愤怒,但由于李广之前的功绩,皇帝又不好公开责备他。于是,皇帝采取了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称李广为“遐愤将军”。从此,遐愤这个词语就被用来形容内心的愤怒或不满,不太容易被外界察觉到。

成语结构

  • 遐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遐和愤。

例句

  • 1. 他在公司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只是遐愤于心,没有表现出来。2. 她遇到了很多不满意的事情,但她总是遐愤地忍耐着,没有抱怨。3. 虽然他内心很愤怒,但他只是遐愤地笑了笑,没有说出自己的不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遐愤与“遥远的愤怒”联想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遐意为遥远,愤意为愤怒,因此遐愤可以理解为远离的愤怒,即内心的愤怒或不满不太容易被外界察觉到。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查阅其他与情绪或内心感受相关的成语,如“怒不可遏”、“懊悔无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得了满分,但我却被老师批评了,心里很遐愤。2. 初中生:我在班级里被同学排挤,虽然我很生气,但我只是遐愤地忍了下来。3. 高中生:我努力学习了一整个学期,却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我感到很遐愤。希望这份关于“遐愤”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遐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