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大尉迟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í

大尉迟

拼音dà yù chí

注音ㄉㄚˋ ㄧㄩˋ ㄔ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称 隋 代画家 尉迟跋质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尉迟跋质》:“ 尉迟跋质 ……善画外国及佛像。当时擅名,今谓之‘大尉迟’。”参见“ 小尉迟 ”。

基本含义

  • 指做事情迟疑,拖延不决。

详细解释

  • 大尉是军衔的一种,迟指时间上的拖延。大尉迟形容做事情犹豫不决,拖延不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迟疑不前,拖延拖拖拉拉,不敢迅速行动。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赵国大将孙膑赛马,田忌的马稍逊色。孙膑建议田忌先用最好的马与孙膑的最差马比赛,然后再用次好的马与孙膑的次差马比赛,最后再用最差的马与孙膑的最好马比赛。田忌照办,最终赢得了比赛。后来,有人对此事评价说:“田忌的马匹虽然迟疑,但战胜了孙膑。”于是形成了成语“大尉迟”。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他做事情总是大尉迟,很难做出决定。2. 在关键时刻,不能大尉迟,要果断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大尉迟”与“大姨妈迟”进行联想,这样可以让记忆更加生动有趣。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拖延、犹豫相关的成语,如“犹豫不决”、“犹豫不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做作业总是大尉迟,拖到最后才开始做。2. 初中生:面对选择,我常常大尉迟,不知道该选哪个。3. 高中生:考试前我总是大尉迟,不愿意开始复习。4. 大学生:写论文时,我总是大尉迟,最后赶在截止日期前才完成。

拆字解意

大尉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