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统
拼音guàn tǒng
注音ㄍㄨㄢˋ ㄊ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贯通。 唐 柳宗元 《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其为学恢博而贯统,数无以躓其道,悉取向之所以异者,通而同之。” 元 吴莱 《送杨文仲典史归馀姚》诗:“交游已定肯论心,学习相符须贯统。”
基本含义
- 贯穿始终,统一一贯。
详细解释
- 贯统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贯穿始终,保持一贯的态度或行为。它强调在某个过程或事件中始终坚持相同的原则、态度或行动。贯统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一贯,没有变化。
使用场景
- 贯统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困难或挑战面前保持坚定不移的态度,或者形容一个组织或团队始终保持统一的目标和行动。
故事起源
- 贯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相传汉朝时期,杨震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官员,但他的性格非常刚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妥协。他在担任官员期间,始终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因此被赞扬为“贯统之士”。这个故事成为了贯统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贯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贯”是动词,表示贯穿或贯彻;“统”是形容词,表示统一或一贯。
例句
- 1. 他的一贯作风让人们对他的诚信产生了极大的信任。2. 这个组织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始终保持贯统的行动。3. 她的努力和贯统的态度帮助她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贯统这个成语与坚持原则、一贯性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线条贯穿始终,表示一个人或组织在行动中始终保持统一的原则和态度。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坚持原则、一贯性相关的成语,如“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贯统的好学生。2. 初中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贯统地坚持下去。3. 高中生: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保持了一贯的努力和奋斗精神。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能够贯统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