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先烈在词典中的解释
xiānliè

先烈

拼音xiān liè

注音ㄒㄧㄢ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先烈 xiānliè
    (1) [martyr] 对烈士、殉难者的尊称
    革命先烈
    为诸先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
    诸先烈之牺牲
    先烈遗志

英文翻译

  • 1.martyr

详细解释

  • (1).祖先的功业。《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 传:“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南朝 梁 沉约 《南郊恩诏》之三:“仰寻先烈,思致升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 魏 晋 以来,逮相师法,用以叙先烈,述祖德。”
    (2).建有功业的先人。 唐 杜牧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崔公行状》:“易名定謚,为国常典,敢书先烈,达于执事,附于史氏云尔。” 宋 司马光 《进古文孝经指解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纯孝之性发於自然,动静云为,必咨训典,起居出入,不忘先烈。” 清 钱谦益 《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尔先人昭事我祖,公望岿然;尔尚佽我多艰,无忘先烈。”
    (3).对烈士的尊称。 徐特立 《论国民公德》:“爱国不要成为完全是思想上的,要用爱国的思想推动行动,并且不要忘记百年来为祖国流血的先烈。”

基本含义

  • 指已故的英勇先辈或前辈,特指为国家、民族或事业献身的先人。

详细解释

  • 先烈是对已故的英勇先辈或前辈的敬称,强调他们为国家、民族或事业献身的精神与牺牲。

使用场景

  • 先烈常用于纪念先烈、悼念英勇牺牲的人,以及表达对先辈或前辈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故事起源

  • 先烈一词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它是对已故的英勇先辈或前辈的尊称,强调他们为国家、民族或事业献身的精神与牺牲。

成语结构

  • 先烈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先”表示在前面或在先,而“烈”表示勇敢、忠诚。

例句

  • 1. 我们要铭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2.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先烈们献上花圈,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先烈”与“英勇牺牲”、“国家、民族或事业献身”等相关概念联系起来,以及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先烈事迹和纪念活动,了解更多关于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先烈们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铭记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3. 高中生:先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团结,付出了巨大的牺牲。4. 大学生: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