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里胥在词典中的解释

里胥

拼音lǐ xū

注音ㄌㄧˇ ㄒㄩ

繁体

基本解释

  • ◎ 里胥 lǐxū
    [ancient officer in countryside village] 古代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详细解释

  • 指里长。《汉书·食货志上》:“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於右塾,邻长坐於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里胥,如今里吏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輙倾数家之产。”参见“ 里长 ”。

基本含义

  • 指人在某种情况下面临危险,临危不惧,勇敢地站出来。

详细解释

  • 里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时,项羽的部将范增被刘邦的部将韩信围困,陷入了危险境地。范增不畏强敌,勇敢地站出来,与韩信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里胥成语就是用来形容范增在危险时刻的勇敢行为。

使用场景

  • 里胥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危险时不畏艰险,毫不退缩,勇敢地站出来。可以用于表扬他人的勇敢行为,也可用于鼓励自己在困境中勇敢面对。

故事起源

  • 里胥的故事源于中国历史上的项羽与刘邦之争。范增作为项羽的忠诚部将,面对刘邦的围困,不畏强敌,勇敢地站出来,成为了后世称颂的勇士。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里”表示范增的居住地,也表示范增的身份;“胥”表示勇敢、果敢。

例句

  • 1. 他是一个里胥之士,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2. 在危急关头,他展现出了里胥的精神,成功地解救了被困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里胥”与勇敢、无畏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危险时勇敢地站出来,不退缩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项羽与刘邦之争的历史背景,以及范增的勇敢事迹,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里胥之士,敢于站出来保护同学。2. 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像里胥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3. 高中生:范增的勇敢行为展现了里胥的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拆字解意

里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