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勇烈在词典中的解释
yǒngliè

勇烈

拼音yǒng liè

注音ㄩㄥˇ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勇敢刚烈;壮烈。《三国志·吴志·朱桓传》:“ 朱然 、 朱桓 以勇烈著闻。” 唐 李翱 《杨烈妇传》:“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壮节公》:“同难者有 董提督 天弼 、 牛提督 天畀 ,皆不及公之勇烈云。”
    (2).指勇敢刚烈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王遂下令,招募勇烈,两国合战,积尸如莽。”

基本含义

  • 指勇敢而英勇,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奋斗。

详细解释

  • 勇烈形容人的行为勇敢有力,表现出对正义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为了国家、民族、家庭、友情等伟大事业而英勇牺牲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勇烈”最早出现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描述了战国时期卫国将领骠骑将军魏武子骠骑勇烈的事迹。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勇烈地战斗到最后一刻。2. 这位勇烈的战士用生命捍卫了家园。3. 勇烈的烈士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英勇牺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勇烈”与勇敢、牺牲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如岳飞、文天祥等,他们都是勇烈的代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勇烈的烈士为了保卫祖国,英勇牺牲。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勇烈的先烈们学习,为了理想努力奋斗。3. 高中生:勇烈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

拆字解意

勇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