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推暗就
拼音míng tuī àn ji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íng tuī àn jiù ㄇㄧㄥˊ ㄊㄨㄟ ㄢˋ ㄐㄧㄨˋ
明推暗就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清 李渔 《慎鸾交·债饵》:“今日早间,那老婆子走来央我,被我故意作难,説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基本含义
- 明摆着推辞,暗地里却答应了。
详细解释
- 明指表面上,推指推辞,暗指暗地里,就指答应。明推暗就意指明知道要推辞,但实际上却暗地里默许或答应。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有意回避或推脱的行为,表达一个人明明不愿意,但实际上却做了某事。
故事起源
- 明推暗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官员,他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经常推脱。一次,他的朋友找他帮忙,他明摆着推辞,但是暗地里却偷偷答应了。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这种明摆着推辞,但实际上却默许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明推暗就是由三个字组成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但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意义。
例句
- 1. 他明推暗就地答应了这个任务,但心里并不愿意去做。2. 她明推暗就地接受了他的邀请,然后又找借口推脱。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和创造故事情节来帮助记忆。你可以想象一个人明明在推脱,但实际上却偷偷答应了的场景,然后将这个场景与成语联想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加成语故事讲解的课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要不要帮忙打扫教室,我明推暗就地答应了。2. 初中生:我明推暗就地答应了朋友的邀请,但心里其实不太想去。3. 高中生:他明推暗就地接受了学校的工作安排,但其实他更想专心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