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
拼音shàn zì
注音ㄕㄢˋ ㄗ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副)对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以内的事情自作主张。
[构成]
并列式:擅+自
[例句]
不得擅自改变安全操作规程。(作状语)
近义词
私自、私行、专断、专擅
英文翻译
1.do sth. without authorization; take the liberty; arbitrarily
详细解释
◎ 擅自 shànzì
[do sth.without authorization;arrogate to oneself] 越权自作主张
不得擅自改变议事日程
指挥部已命李崐岗与 蟠龙镇共存亡…不得擅自突围。—— 杜鹏程《保卫延安》
谓超越职权范围自作主张。《史记·吕太后本纪》:“而诸 吕 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 唐 李德裕 《请密诏塞上事宜状》:“不受可汗指挥,擅自劫掠边界。”《元典章·刑部十四·伪》:“若捉事人擅自放脱,减犯人罪二等,受财者与犯人同罪。”《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中间的仙长大怒道:‘我分付你不许偷开北窗,你怎么违命擅自开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三章:“县委马上要派工作组去,这之前,对一切问题不要擅自处理。”
基本含义
- 未经允许或授权,自行决定或行动。
详细解释
- 擅自是一个表示未经允许或授权,自行决定或行动的成语。它强调了个人的意志和行动超越了规定或者他人的权力范围,具有一定的贬义。使用擅自时,常常暗示着违反了规定、规则或者他人的意愿,可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使用场景
- 擅自常常用于批评或警告他人不要随意决定或行动,尤其是在涉及重要事务或者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私自改动他人的东西、违背他人的意愿或者未经允许擅自行动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成语擅自的故事起源不详。
成语结构
- 擅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为“形容词+副词”。
例句
- 1. 他擅自改动了我写的报告,这让我非常生气。2. 这个学生不应该擅自离开教室,应该等待老师的允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私自”进行对比记忆,擅自强调了违反规定或者他人意愿的行为,而私自则强调了个人的意愿和行动。可以通过构建一个与擅自相反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擅自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的行为,来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违规擅权”、“擅离职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擅自吃了我的零食,我很生气。2. 初中生:她擅自借走了我的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3. 高中生:他们擅自组织了一次聚会,却没有通知我。4. 大学生:他擅自修改了我的作业,我觉得他不应该这样做。5. 成年人:他擅自决定了公司的重要事务,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