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谠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ngzhèng

谠正

拼音dǎng zhèng

注音ㄉㄤˇ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正直。《北史·杜弼传论》:“识学甄明,发言讜正。”《旧唐书·李固言传》:“ 训 注 诛, 文宗 思其讜正, 开成 元年四月,復召为平章事,判户部事。”
    (2).指正直的言论。《晋书·武帝纪》:“帝宇量弘厚,造次必於仁恕;容纳讜正,未尝失色於人。”《旧唐书·裴度传》:“夫人臣事君,唯忠与义,大则以訏謨排祸难,小则以讜正匡过失。”

基本含义

  • 指正确而明智的劝告或建议。

详细解释

  • 谠正是由“谠”和“正”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谠”意为明智地劝告或规劝,表示正确的忠告;“正”意为正确、公正、正直。谠正的含义是指明智而正确的劝告,是指以正确的态度和观点规劝他人,使其改正错误或行为不端之处。

使用场景

  • 谠正常用于劝告他人改正错误或行为不当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道德、伦理或行为准则方面。在工作场合、家庭生活或社会交往中,当我们发现他人有错误或不当行为时,可以使用谠正这个成语来表达我们的正确建议和劝告。

故事起源

  • 谠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一篇文章中。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做谠子的人,他以明智和正直的态度对待他人,给予他们正确的忠告和建议。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与正确的劝告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谠正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谠”和“正”。

例句

  • 1. 他经常给我谠正,让我改正错误的观念。2. 我们应该谠正他的行为,让他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谠正”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这个成语。首先,记住“谠”这个字,它的发音类似于“旁”,表示旁观者的角度和明智的劝告。然后,记住“正”这个字,它的发音类似于“政”,表示正确和正直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谠正”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学习谠正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正确的行为和道德准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文化背景来进一步了解这个成语的使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谠正我们要诚实守信。2. 初中生:父母常常谠正我们要尊重长辈。3. 高中生:老师谠正我们要勤奋学习,不要偷懒。4. 大学生:导师谠正我们要正确处理学术道德问题。5. 成年人:朋友们互相谠正,以维护友谊和信任关系。

拆字解意

谠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