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会
拼音wù xū hu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务虚会-简介
务虚会是相对于务实会而言的。一般单位在年初或某一阶段初期召开会议,商讨制定该年或该阶段的计划安排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准则和大纲。这就是务虚会。而在年终或阶段结束,召开会议总结收获和不足,这叫务实会。对下一步的工作讨论一些思路、方法,定一下工作的框架,主要是思路性的东西,定下思路再在以后的工作会议上作具体的部署,是具体工作的前提。一般年前召开,在年度工作会议之前,出席范围一般是下属部门的负责人。
务虚是指就某项工作的政治、思想、政策、理论方面进行讨论。显然,务虚与“文革”时期“左”的一套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与虚假、虚构、虚浮截然不同。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针对决策环节而言,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创造理论、制定路线、提出纲领、确立原则的工作,不是以某一个具体事物为对象,它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又要离开感性的具体,舍弃具体事物的特殊性,抽象出事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因而被称为“务虚”。真理主要是以理论的形态存在的,求真,主要是一种理论工作,因而是一种务虚的工作,它同务实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赖的。
基本含义
- 指开会时讨论抽象、空泛的问题,没有实际行动的会议。
详细解释
- 务虚会是由“务虚”和“会”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务虚”指的是注意虚拟、抽象的事物,而不注重实际、具体的事物;“会”指的是集体讨论、商议的场合。因此,务虚会的基本含义是指开会时只讨论抽象、空泛的问题,没有实际行动的会议。
使用场景
- 务虚会通常用于批评和讽刺那些只空谈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会议。它可以用来形容企业、政府、学术界等组织中的会议,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务虚会的具体起源暂无明确的故事或传说。这个成语可能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形成的。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这个项目已经开了好几次务虚会,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2. 他们的会议总是充斥着空洞的口号和虚无的讨论,真是一场典型的务虚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该成语。可以想象在一个会议室里,大家都在讨论一些虚无缥缈的问题,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会议相关的成语,如“空谈误国”、“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今天又开了一次务虚会,我们还是没有机会出去玩。2. 初中生:班会上老师总是让我们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真是一场务虚会。3. 高中生:学校组织的这次讨论会纯粹是一场务虚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